close
藉由與當地人共進一頓餐,與當地人產生生命的連結…
各國食物文化:北歐多冷食,注重燦桌擺設的美感,不同於台灣人會著重耗費多時的炒炸燉煮,最終用以簡樸一雙碗筷,快快吃食飽足;
中南美洲的香蕉料理-香蕉煎餅、炸香蕉片,各式甜鹹與盛產繁多種類的馬鈴薯所衍生的料理相互輝映;
西班牙的鱒魚料理是一段少女踩著佛朗明哥舞步的炙熱愛情,年少而輕狂、無所懼;
柏林中站多數比例的土耳其移民的沙威瑪,是勝過麥當勞、肯德基的平價美味;
印度婦女的繽紛香料盒,享受美妙視覺、味覺雙重滋味,同時也是一個女人肩負起一個新家庭必須承擔的磨合、適應、融入,
儘管身分、宗教地位的拘束,儘管嫁女兒必須陪嫁天價嫁妝,仍必須細細用心去加加減減變化屬於自己人生的香料秘方。
飲食就像現在進行式的文化,當地盛產的食物組成迥異料理,是人一代一代居住、生活的歷史軌跡,
或許我們會執著記憶中的家鄉味,不管是旅行遠方還是離開故鄉轉作他鄉客,
存在於記憶之中的味道像血管汩汩流動的血液,是身上不可或缺但隱淡無名的養分,
也像文化的根抓著漂浮不定的心,去告訴自己從哪裡來,
而吃著新的異國料理,是如今能往哪裡去的各種指引方向,
食物去累積自己和異國人生活重疊時,所撞擊產生的人生大哉問。
全站熱搜